吴帆律师:最大的难点我认为是仲裁员的选择。因为适用简易程序,这起国际仲裁只有一名仲裁员,而不是普通程序的三名仲裁员(意见不同时取多数意见)—— 单人仲裁员的意见就是最终意见。因此,仲裁员的人选成为案子的关键之关键。 我方主张,仲裁员需要懂中文、熟悉中国的经商环境, 因为事件发生在中国,许多书证也是中文的。然而对方却蛮横咬定,仲裁员不能懂中文,只要他懂中文或和中国有任何关系,就不可能是中立的。因无法协商决定人选, 我们只能接受瑞士仲裁机构为我们指派仲裁员。指派给我们的仲裁员是克拉丽丝 × 冯 × 翁席海姆博士(Dr. Clarisse von Wunschheim), 她是瑞士人,还十分年轻,才30来岁,开始时我心存疑虑,忐忑不安,可事实很快证明,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仲裁员,主动干练地引导程序,思维严密理性、行事不带偏见,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瑞士有这么精英的仲裁员,使我对瑞士仲裁肃然起敬。众所周知, 中国企业在国外的仲裁,大多是以败诉结局, 因此许多中国企业即使有理也不愿提起国际仲裁。这种局面当然由多方面因素造成,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仲裁机构和仲裁员的专业性和中立性。 我希望藉由这起国际仲裁案让中国企业知道, 瑞士商会仲裁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小额案件设有简易程序,收费公正,国际知名度高、公信力强。 在商业伙伴坚持海外仲裁时,中国企业若提议瑞士商会仲裁,一般都会被欣然接受。
吴帆律师:对任何案件来说,请对律师都是制胜的关键。选择律师时,首先要看律师的专业是否对口,在相关领域有没有足够的经验。 这对中国中小企业来说往往是第一大门槛——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案子需要哪方面的专业律师,也无从判断某律师在哪些相关领域有多少经验。 高景委托我时, 我的一个条件就是由我来选择德国协作律师。 我任命的协作律师与我的能力和专长互补、相得益彰, 这是我们胜诉的决定性因素。 很多中国企业会将自己的案子以一揽子价委托给一个中国律师事务所,让其转包给外国律师。中国律师事务所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会转包给向其报价最低的外国所而不考虑专业因素,一些知名的外国律所,为了赢得业务,也会给出超低价,然后让低年级的律师来担任具体工作,这不啻为中国企业海外仲裁屡战屡败的致命原因。
吴帆律师:确实,对方是德国第一大集团公司,使得我光找德国协作律师就非常不易,因为它把自己的业务拆分给了德国几乎所有大律所, 这些大所都因为潜在的利益冲突而无法接受高景的委托。即便如此,我仍然相信自己对案子的判断,对自己专业能力也有足够的把握。况且,律师请了太多也有弊端。 比如我们的对方,因为本案涉及合同法、刑法的多方面问题,而且涉及德国法、瑞士法,他们就每个问题都请了相关专家律师,德国的、瑞士的都有,但他们领衔律师没能统筹管理案件,把握全局、明察细节。 要知道,胜诉就胜在细节上,胜在建立在全局观上的战略。没有一个帅才,即使请了再多的将才也是枉然。
吴帆律师:我也问过周先生,甚至在一开始就提醒过他,即使我们最终胜诉,也需要他预先投入巨大的成本, 况且案件的事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直白。 比如, 高景和对方就同一项目签署了三个版本的合同,而我们主张有效的这个版本,对方甚至没有在合同上签字。 但周先生相信我和德国律师的分析以及我们的思辨、说理能力,也相信西方法律制度的公平正义。就是凭着这样的信念和信任,客户投入了高额的“风险资本”。我对客户这点非常敬佩和感动。正因为缺乏这些信念或信任,很多中国企业在纠纷面前都会选择退缩;或者仅仅因为自己在履约方面有一些小差错、小欠缺,就不敢“冒险”提起诉讼或仲裁。殊不知,在同等情况下,西方企业一般都会积极寻求律师的法律意见,请其分析和判断胜诉的几率,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理性选择。这是值得中国企业学习的地方。
吴帆律师:有, 但我的建议不仅建立在此项仲裁案的基础上, 而是建立在我从业16年来与中国客户合作的基础上。放眼世界,中国企业展望未来你准备好了吗?
如果你遭遇到任何纠纷,应立即寻求法律的协助。相较于西方企业,中国企业偏好花时间与对方协商,而诉讼时效则在倒计时中渐渐流失。一旦过了诉讼期限,即使法院判您胜诉,债权也无法获得强制执行。因此,如果遇到对方违约,应尽快签发律师函,若对方不回应、不配合,应听取律师意见,立即采取法律行动。以瑞士为例,一般债权的诉讼时效为五年。本起仲裁的案,按德国法律,诉讼时效只有三年。我们需要论证为什么高景2009年的债权并没过期。虽然我们的论证获得了仲裁员的认可,但毕竟这需要提供很多证据,需要使尽律师的专业技能。对客户来说, 因错过了诉讼时效而无法得到追偿,是多么令人惋惜的事情。
诉讼的输赢,往往并不完全是法理的问题,而更多是证据的问题。 即使一方完全占理,但它不能提供相关证据,也是无济于事的。合同、会议纪要、往来信件、邮件、备忘录等,都是证明材料, 而中国很多老总不习惯书面交流,遇事喜欢电话或面谈,这很不利于证据的保留。因此,我以为中国公司的文案管理意识需要加强,书面文件必须有系统地建档,归档与保存。
随着中瑞双边关系快速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欧亚时报作为两国经济及商务往来的枢纽,提供更多资讯与新闻以协助中国企业向世界迈进。欢迎订阅欧亚时报,随时掌握瑞士最新消息与中国企业的海外经验分享。